手冢贵晴与手冢由比这对日本夫妻档建筑师,相信“建筑物最终应该回归于人”的建筑理念,认为建筑物不应该安装高科技设备,也 不需要有多余的设计或装潢,建筑物本身就是要融入地景。 他俩一同设计了位于东京的西边、立川市附近占地千坪的富士幼稚园,这间创新的幼稚园有许多吸引人 的特点。
本文介绍间创新的幼稚园最与众不同之处:1.圆形设计。2.将树木纳入建筑。3.零阻隔。4.利用空间改变教育。
1.圆形设计
手冢夫妇从大型玩具的概念出发,将校舍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,屋顶就是操场,小朋友可以在此游玩,无限制地奔跑。

富士幼稚园的圆形建筑。 (图片来源)
2.将树木纳入建筑
为了保留原先校园中的老树,他们也特别的在校舍中开出树孔,让这些陪伴幼稚园成长的老树自然地穿越校舍,教室仿佛就是一座超大型的树屋,让建筑与自然紧密结合,同时也是对小朋友的环境教育。

校园老树自然地穿越校舍 。(图片来源)
3.零阻隔
圆形校舍内部没有隔间,外部也全部以落地窗取代水泥墙壁,在视觉上完全没有隔阂与侷限感,教室与教室之间也没有阻隔。有些小朋友在密闭的教室里会紧 张,但在这里,他们完全不会紧张,因为教室没有隔间。在开放的环境里,小朋友直接和大自然接触,他们会因此更认识自己,透过亲身接触,知道自己的皮肤是防 水的、自己也不会融化在雨中。

教室没有隔间,小朋友自由地活动 。(图片来源)
4.利用空间改变教育方式
幼稚园圆型的设计,为顺应小朋友喜欢绕着圆圈跑的特性。结合大自然的空间规划,让小朋友能真正与自然结合,融入环境;矮层树屋的规画,提供小朋友探索的基地,互相帮忙、跌倒再站起来。
建筑师创造出这个空间,让小朋友自由生长、探索,不受任何拘束,甚至不害怕跌倒。这里没有过多的保护,让小朋友透过挫败来学习如何生存,颠覆了一般将小朋友送去幼稚园就是受到很完好照顾的想像。教育不应该只限于课程设计的安排,空间给人的感受是最直接而且无形的。

小朋友在树木之间探索自然。(图片来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