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的營養非常豐富,寶寶在發育階段需要補充很多營養,不僅是肉、水果、蔬菜等等營養,魚的營養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其實很多寶媽也有提過給寶寶吃什麼魚好,畢竟挑魚也是很有講究的(其實也沒什麼講究),只要注意好幾點,基本上給寶寶吃啥魚都沒問題。
吃海魚好還是河魚好?
其實,我以前是非常喜歡吃河魚的,也不怎麼喜歡吃海魚,但是看了很多的營養譜才知道,其實海魚才是真正的有營養。
而河魚的話,主要也就是因為野生的嘛,野生的自然就越好咯,但是近年來,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差,連小河都慘遭污染,所以海魚是目前最安全的。
因為海魚受污染比較少,刺也很少,所以非常適合寶寶食用。而河魚呢,其實也可以吃,但是最好選水體環境好的魚,比如水庫或溪流中的魚。

挑魚有什麼要注意的?
挑魚是非常重要的,簡單說就是「新鮮的!新鮮的!」,肉質要好,養成按魚肚子的習慣,越有彈性越好。
看魚鰓也是技巧,最好是淡紅色或鮮紅色的,魚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、外觀完整、鱗片無脫落、無腥臭味等。
其次,從安全方面來說,最好選魚刺少的魚,因為要防止寶寶噎着,魚刺卡在寶寶喉嚨可不是開玩笑的。
當然,魚是含重金屬的,含重金屬越高越不適合寶寶吃,寶媽們可以從一個方面看,那就是「個頭越小,含金屬越少」。
吃生魚會有什麼危險?
這個問題必須要說,這就跟我們做飯菜一樣的道理,必須要煮熟才能給寶寶吃,要不會引起疾病的,魚也是一樣。
如果經常吃未煮熟的魚或生魚,就有可能患寄生蟲病,出現食欲不振、腹疼、肝腫大、黃膽以及浮腫等症,嚴重的會引起腹水。
尤其是那些淡水魚,寄生蟲最多了,那為什麼淡水魚最多?因為污染太多,所以一定要煮熟煮透了,千萬別馬虎了。

吃魚真的會變聰明嗎?
哈哈,這個問題太經典了,小編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吃魚了,但是特別不喜歡吃魚頭,覺得很殘忍,但是父母又很喜歡叫我吃,說會變聰明呀什麼的。
結果呢~我開始喜歡上吃魚頭了,而且無法自拔,看到魚頭就搶,必須是我的,我要越來越聰明,哈哈~~~
其實,吃魚頭真的會變聰明,因為魚頭裡面有含DHA的,而DHA是促進大腦發育的,所以自古(說自古應該沒錯)就有這樣的說法了。
但是!但是!魚頭裡面和眼睛含重金屬特別多,是整個魚身最多的,所以從安全方面來說,其實「寶寶是不適合吃魚頭」。
寶媽們也不要灰心,魚頭等寶寶大了再吃都不晚,給寶寶吃魚身就好了,營養也不差的。

怎麼給寶寶做魚泥?
(1)先把魚殺了洗凈,去魚鱗去內臟。
(2)加入少許鹽(能不加鹽就不加鹽,一歲以上可少量,盡量兩歲內不沾最好),接着放入煮水的鍋里清蒸。
(3)蒸好之後,把魚肉切好,魚刺剃掉,用湯匙擠壓成泥狀就可以了。也可以把魚泥加到粥裡面都可以。
寶寶吃魚卡住怎麼辦?
基本上寶寶卡魚刺,我們都會嘗試自己處理,雖然也可以,但是真的要鎮定去處理,千萬不要慌。
要在光線亮的條件下,讓寶寶盡量張大嘴巴,找來手電筒照亮寶寶的咽喉部,觀察魚刺的大小及位置。
如果能夠看到魚刺且所處位置較容易觸到,就可以用小鑷子,最好用酒精棉擦拭乾凈,直接夾出。
往外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,最好是寶爸固定寶寶的頭部,並用手電筒照明,則寶媽負責夾出魚刺。
如果根本看不到寶寶咽喉中有魚刺,但寶寶出現吞咽困難及疼痛,或是能看到魚刺,但位置較深不易夾出的,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做處理,千萬不要拖。
其次,就算魚刺夾出后的兩三天內也要注意觀察,如果寶寶還有咽喉痛,進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現,一定要帶寶寶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做檢查,看是否有殘留異物。
哪些魚適合給寶寶吃?
含DHA和蛋白質相對較多的魚
青鯰魚、鮁魚、沙丁魚等。
魚刺較少的魚
黃花魚、三文魚、帶魚、鱸魚、羅非魚、銀魚、鱈魚、青魚、鯰魚、比目魚、馬面魚等。
其實還有很多魚是可以給寶寶吃的,像鯽魚、草魚、白魚都是可以的,雖然有些魚刺也多,但是我們只要選刺少的部分就可以了。
{{tag1}}
小編說說
我們平時可以一周2~3頓這樣給寶寶吃一些,少量也行,多量也行,就看寶寶是否喜愛。
但是一定一定要注意好挑去魚刺,卡喉嚨真的不是開玩笑的,一定要注意好,我也很擔心這樣的問題,所以一定不要讓它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