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身體360°無死角護理大全,超詳細!

幫寶寶洗完澡感覺很乾凈香噴噴,但細細檢查他的肚臍眼,耳朵有些死角還是沒有洗乾淨,但是敏感部位又怕下手重,

寶寶身體360°無死角護理大全,超詳細!

那我們從頭到腳一一細說。

新生兒頭皮

新生兒頭痂——搖籃帽(乳痂)。屬於一種脂溢性皮炎的範疇,是一種出現在嬰兒頭皮上的粗糙片狀脂溢性的痂。看着十分不好看,但一般會在幾個月後消失,所以一般不用擔心。

不要給孩子剃胎頭!不要給孩子剃光頭!剃光頭不好!重要的事情說三遍。因為頭髮是保護頭皮的,剃了光頭可能會加重脂溢性皮炎的發生。

什麼時候給寶寶剃頭較好?

如果此時是夏季,天氣比較炎熱,寶寶會比較容易出汗,甚至患濕疹等。此時可以在寶寶滿月後就給他們剃頭,以保持涼爽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剃完頭后帶寶寶出門時,一定要記得給寶寶戴上帽子,以免陽光灼傷頭皮。此外,當寶寶出汗時要及時擦拭,注意保持頭皮的乾燥,以免刺激寶寶皮膚。

如果此時天氣還比較寒冷,寶寶容易着涼,可以在寶寶滿三個月後再理髮。有的寶寶頭髮生長過慢,比較稀薄,也可以再往後延幾個月。

無論什麼時候剃頭,剃不剃頭,各位媽咪都一定要注意寶寶頭髮的日常清潔與護理,以免頭髮藏匿細菌、塵垢,引起長瘡、發癢甚至感染等。

那麼如果出現了乳痂應該如何處理呢?

乳痂長得最多、最厚的地方是我們最害怕的頭頂部最軟的部位——囟門。很多寶寶都能看到鹵門在跳動,看着都害怕清潔會帶來傷害。

正確的做法是:應當比平時更經常的給孩子洗頭,可以使用清水輕輕擦拭,到鹵門閉合后(大概3個月後)可使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。

洗頭的時候,輕輕按摩孩子的頭皮,然後可以使用潤膚霜(cream非lotion)或者凡士林抹上去打轉,用嬰兒梳子慢慢的梳,可以將乳痂去除。

不推薦用bb油因為可能會加重皮痂,如果很嚴重,可以就醫皮膚科醫生遵醫囑使用1%的氫化可的鬆軟膏。

大概在半歲到一歲左右,就會完全消失的。

寶寶五官

接下來是我們的五官:眼、鼻、耳,嘴。

眼睛:

正常洗臉的時候輕輕擦除眼睛分泌物即可。

但如果孩子會無故流淚、大量分泌物產生時就要注意了,先就醫排除孩子是不是因為臟手揉眼睛、異物入侵等導致感染髮炎的情況,如果有,遵醫囑用滴眼藥物。

如果排除了可以熱敷一下眼鼻處,稍加按摩,徹底清洗乾淨雙手后,用一根棉簽沾取乾淨的蒸餾水(或生理鹽水),輕輕的幫孩子清潔睫毛部分,沿着已經清潔的地方逐漸從內到外擦拭,(一根棉簽用一次,千萬不要同一根棉簽來回反覆擦拭,以免感染)。

鼻子:

鼻屎很可能會堵住小鼻孔導致孩子呼吸不暢,睡覺打呼嚕的情況。家長往往會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的情況出現。

網上使用的清潔鼻腔分泌物的工具其實並不可取,因為撕拉很可能會導致鼻粘膜受損。

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邊鼻孔滴幾滴生理鹽水,溶解鼻腔分泌物,刺激鼻粘膜讓孩子打噴嚏的時候順便把鼻屎噴出來。

口腔:

由於嬰兒既不會漱口也不會刷牙,故容易發生口腔發炎;若體弱多病,進食、飲水減少,更易發生。

護理時,先用棉簽蘸上淡鹽水或溫開水,擦小兒口腔內的兩頰部、齒齦外面,再擦齒齦內面及舌部。

張口不合作的小兒,家長可用左手的拇指、食指捏小兒的兩頰,使其張口,必要時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幫助撐開口腔。擦洗時應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潔衛生,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髒污染。

擦洗一個部位要更換一個棉簽,同時棉簽上不要蘸過多的液體,以防止小兒將液體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險。

口腔護理后,用小毛巾把小兒嘴角擦乾淨。口唇有乾裂的可塗消毒過的乾淨植物油;口腔潰瘍者可塗金黴素魚肝油;鵝口瘡可塗制黴菌素甘油,或根據需要遵醫囑塗其他藥物。

耳朵:

千萬不要使用什麼挖耳勺、手指甲之類的去掏耳朵(大人也一樣!),很容易傷及耳道甚至耳膜,而且這些工具消毒不徹底反而很容易感染。

大部分乾性耳屎會隨着孩子各種運動排出來,如果有油性耳聹,則需要前往醫生處由醫生來處理了,可以在兒保的時候關注一下這個問題,是否需要醫生幫忙處理。

除了門診處理之外,一般醫囑會使用雙氧水滴耳,5分鐘后側過來把耳朵的水倒出來。

常規醫生處理會使用到雙氧水,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實施。

如果在洗澡或者游泳的時候耳朵進水,只需要把孩子耳朵側向一邊,把裡面的水倒空出來,然後用鬆軟的棉球放在外耳廓把耳道里的水輕輕吸干即可。

寶寶身體360°無死角護理大全,超詳細!

寶寶指甲

嬰兒唯一需要的指甲保養就是修剪指甲。使用比較柔和的磨甲棒、嬰兒指甲鉗給孩子修剪小手和小腳的指甲。

剛洗完澡是給孩子剪指甲的最好時機,最好讓孩子能安靜的躺着。

將孩子的指甲剪短磨平即可,確保孩子的指甲不會撓傷自己。

但也不要剪的過於深,也需要小心不要修剪到指(趾)尖,會弄痛孩子且容易導致感染。

手指甲長得比較快,通常建議每周1-2次;腳趾甲長得比較慢,建議每兩周剪1次或者一個月剪1-2次即可。

肚臍眼

很多人都認為肚臍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地方,不能清洗,不能摳,甚至不能碰,一碰就會拉肚子啊、進風等等。

後來生個娃之後走上科學育兒的道路,了解到肚臍眼只是看上去比較特別,而且看着也比較深,然而那就是一塊完整皮膚,只是比其他肚臍周圍的皮膚稍微薄而已。

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建議新生兒在臍帶殘根沒有脫落前,應只為嬰兒做擦浴而非盆浴。

且穿尿褲時,一定要低於臍水平,防止尿濕的紙尿褲浸沒臍帶殘端。

因為臍帶殘根是個開放傷口,所以需要保持乾燥清潔,做好處理,預防感染。

如果不慎碰到了水,那麼不要用碘伏清理,會刺激皮膚,應用75%的酒精深度清潔。等臍帶殘根徹底脫落後就可以開始正常清洗洗澡了。

如果還是覺得不敢在洗澡的時候清洗肚臍,就用乾淨的棉簽沾水一點點輕柔的清潔肚臍。

那畢竟是個凹槽,容易藏污納垢,洗完澡又沒有徹底拭乾水分,就有可能感染髮炎等等,不清洗肚臍帶來的後果可能更嚴重。

寶寶身體360°無死角護理大全,超詳細!

私處護理

男寶

擦肛門:用乾淨的紗布或小毛巾沾溫水,將肛門周圍擦乾淨。

沖陰莖:用清水將大腿根部和陰莖沖洗乾淨。若陰莖上有糞便,輕輕抬起陰莖,用摺疊的毛巾邊緣輕輕的(忌用力)、橫着擦拭陰莖根部和下面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。

洗陰囊:用手指輕輕將陰囊表皮的皺褶展開,用毛巾輕輕擦拭,待小JJ完全晾乾后再帶上尿不濕。

4歲后可翻包皮清洗:當寶寶的包皮和龜頭逐漸分離時,家長可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陰莖的中間部位,朝寶寶的大腿根部方向輕輕推動包皮,露出龜頭和冠狀溝后,用溫水輕輕清洗,洗完將包皮歸回原位。
{{tag1}}

女寶

擦洗臟物:用乾淨的紗布或小毛巾沾溫水,從陰道口往肛門方向擦洗臟物(若為大便,也可先用濕巾擦拭肛門,再用溫水擦洗)。

沖洗私處:家長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分開寶寶的大陰唇,用溫水從陰道口往肛門方向沖洗(忌沖洗陰道裡面)。

洗大腿根:家長一隻手輕輕將寶寶大腿根的皮膚撥開,另一隻手用乾淨的濕毛巾對大腿根的縫隙進行擦拭,待小PP完全晾乾后再帶上尿不濕。

給寶寶清洗私處時不宜使用沐浴露或嬰兒肥皂,這會削弱私處的自潔能力。

分享到Facebook

最新文章

技術平台: Nasthon Systems

重要聲明: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文章的方式運作,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發文者擁有在 SuperBaby 張貼的文章。 由於本站是受到「即時發表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,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。本站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發文,同時亦有不刪除文章的權利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