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:映樓丨翻譯:文欣丨專家支持:孟曉萍(北京港澳國際醫務診所兒科專家)
專家告訴你:1歲半以下的寶寶70%會便秘!
寶寶喝水少、運動不足,腸胃消化吸收能力弱,這是1歲半以下的寶寶便秘的三大原因。在其中,我們必須接受的現實是,每一個寶寶都需要時間來慢慢適應輔食添加,這個階段,他本身的身體特點就是消化能力弱,排便能力還不發達。要想緩解寶寶便秘,最有效的方式便是,幫助不便便的寶寶被動運動,促進腸胃的蠕動,讓寶寶腸道活躍起來。當然,別忘了給寶寶少量多次的飲水,這也很重要!
和寶寶一起動起來消除便秘!
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大小選擇適合的方式,在家裡就能一邊玩一邊動起來。
躺着的階段
這個階段,寶寶肚子的肌肉力量還很弱,可以通過運動,加強肌肉力量,刺激他的腸胃。
金魚運動
讓寶寶躺在床上,媽媽扶著寶寶骨盆處的骨頭,像金魚游泳一樣左右輕輕晃動寶寶的身體。
騎自行車運動
先讓寶寶平躺,媽媽抓住寶寶的兩隻小腳丫,讓他像騎自行車一樣活動起來。寶寶會非常高興,這既是好玩的親子遊戲,又能防止寶寶便秘。
坐着的階段
寶寶會坐以後,媽媽可以考慮以坐着的姿勢和寶寶一起運動、遊戲。
坐着走路
先讓寶寶坐好,然後媽媽坐在寶寶的後面,用兩隻手扶著寶寶,一起用屁股左右扭動向前走。玩過幾次之後,還可以面對面來做,還能互動交流。
扭腰運動
寶寶坐好後,媽媽坐在寶寶的旁邊或後面,握住寶寶的右手放到左腋下,扭轉身體保持5秒,然後再反方向做,反覆操作3~4次。也可以讓寶寶坐到媽媽的腿上來做,這樣寶寶會更加配合。
爬行階段
等寶寶再大一點,會爬之後,就能自己活動身體,刺激腸胃蠕動,媽媽可以通過玩遊戲,讓寶寶多爬。
媽媽追啊追
讓寶寶在前面爬,媽媽在後面爬著追寶寶,甚至可以邀請更多的家人參與進來,組成一支爬行隊伍,寶寶一定非常愛玩。
爬行比賽
設置兩條一樣的路線,媽媽和寶寶一起來比賽,看誰爬得快,贏的人能得到小獎勵。有比賽性質的小遊戲,最能引起寶寶的興趣啦,媽媽別忘了適當相讓一下哦。
學走路階段
適當走動,能促進寶寶腸胃活動,你還可以設計一些讓寶寶蹲下、站起的環節,增加運動量。
拉着手走路
為了鼓勵寶寶多走路,媽媽可以喊著「1、2、1、2」的口號來鼓勵他。你還可以扶着他走,比平時適當加快速度,給他一種特別的走路體驗,也會增加他的興趣。
寶寶來追球
等到寶寶能自己走上幾步的時候,可以在家裡,或者外出到公園裡遊玩時,讓寶寶來追球。他在追球時需要蹲下、站起,這些動作,都能很好地刺激腸胃,促進寶寶排便。
這兩個消除便秘的方法,多大寶寶都適用
順時針按摩寶寶小肚肚
先讓寶寶仰臥,媽媽用手掌沿着腸胃裡大便的運動方向做順時針按摩,能刺激腸胃運動,激發腸胃功能,促進排便的效果。
按摩肛門
用香皂洗乾淨手後,用指肚按摩肛門周圍,揉一周按一下,讓肛門放鬆,很容易就排出大便了。
Tips什麼情況該去看醫生?
便秘是什麼狀態?寶寶便秘有時是因為排便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而造成的,寶寶幾天不拉臭臭也不能確定就是便秘。需要重視的不是大便的頻率,而是大便很難拉出來的狀態、身體舒適度及食慾等。即使大便了,但是,如果肚子疼、脹肚、沒有食慾或是寶寶每次排便時都哭鬧,也都屬於便秘。
需要就診的標誌。好多天都沒有大便,寶寶肚子脹,肚子疼,寶寶哭鬧煩躁;不好好吃奶,輔食也吃的很少;寶寶用力也拉不出來,好像很疼的樣子,不停哭鬧。這時候媽媽應帶寶寶去醫院,並向醫生提供幾天沒有大便,排便的樣子,大便的性狀、輔食內容,狀態和食慾,餵奶次數、量等信息,便於醫生的判斷和治療。
在家照顧就OK。雖然幾天沒有大便,但是狀態還是不錯的,但是肚子不脹不疼,還能好好吃奶,食慾不錯。如果5天以上都沒有大便,就算狀態好為了保險起見,也要去兒科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