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塚貴晴與手塚由比這對日本夫妻檔建築師,相信「建築物最終應該回歸於人」的建築理念,認為建築物不應該安裝高科技設備,也 不需要有多餘的設計或裝潢,建築物本身就是要融入地景。 他倆一同設計了位於東京的西邊、立川市附近佔地千坪的富士幼稚園,這間創新的幼稚園有許多吸引人 的特點。
本文介紹間創新的幼稚園最與眾不同之處:1.圓形設計。2.將樹木納入建築。3.零阻隔。4.利用空間改變教育。
1.圓形設計
手塚夫婦從大型玩具的概念出發,將校舍設計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,屋頂就是操場,小朋友可以在此遊玩,無限制地奔跑。

富士幼稚園的圓形建築。 (圖片來源)
2.將樹木納入建築
為了保留原先校園中的老樹,他們也特別的在校舍中開出樹孔,讓這些陪伴幼稚園成長的老樹自然地穿越校舍,教室彷彿就是一座超大型的樹屋,讓建築與自然緊密結合,同時也是對小朋友的環境教育。

校園老樹自然地穿越校舍 。(圖片來源)
3.零阻隔
圓形校舍內部沒有隔間,外部也全部以落地窗取代水泥牆壁,在視覺上完全沒有隔閡與侷限感,教室與教室之間也沒有阻隔。有些小朋友在密閉的教室裡會緊 張,但在這裡,他們完全不會緊張,因為教室沒有隔間。在開放的環境裡,小朋友直接和大自然接觸,他們會因此更認識自己,透過親身接觸,知道自己的皮膚是防 水的、自己也不會融化在雨中。

教室沒有隔間,小朋友自由地活動 。(圖片來源)
4.利用空間改變教育方式
幼稚園圓型的設計,為順應小朋友喜歡繞著圓圈跑的特性。結合大自然的空間規劃,讓小朋友能真正與自然結合,融入環境;矮層樹屋的規畫,提供小朋友探索的基地,互相幫忙、跌倒再站起來。
建築師創造出這個空間,讓小朋友自由生長、探索,不受任何拘束,甚至不害怕跌倒。這裡沒有過多的保護,讓小朋友透過挫敗來學習如何生存,顛覆了一般將小朋友送去幼稚園就是受到很完好照顧的想像。教育不應該只限於課程設計的安排,空間給人的感受是最直接而且無形的。

小朋友在樹木之間探索自然。(圖片來源)